光源的色温和显色性是光源两个重要的颜色指标,色温主要用于描述光源的颜色,而显色性主要用于描述物体在光源下显现的颜色。对于不同的场合,对于光源的色温和显色性选用是有要求的。那么,光源色温和显色性对人有什么影响?怎么选用?本文为大家做了分析。
光源色温和显色性介绍:
1.色温
色温,是指光源发射光的颜色与黑体在某一温度下辐射光色相同时,黑体的温度称为该光源的色温。色温是衡量光源光色的指标,色温偏低表示光色偏暖(红色),偏高则表示光色偏冷(蓝色)。颜色实际上是一种心理物理上的作用,所有颜色印象的产生,是由于时断时续的光谱在眼睛上的反应,所以色温只是用来表示颜色的视觉印象。
2.显色性
显色性,是指光源显现被照物体颜色的性能,也就是颜色逼真的程度。显色性由显色指数Ra来表明。显色性好的光源对颜色的再现较好,所看到的颜色也就较接近物体自然原色;显色性差的光源对颜色的再现较差,所看到的颜色偏差较大。光源的显色性,是由光源的光谱功率分布所决定的,光谱连续的光源显色性好,物体在该光源下,所呈现的颜色就较逼真。
光源色温和显色性对人的影响:
人们长期生活在自然光的环境下,就决定了人对自然光源的适应和舒适感。而各种人造光源的不同色温显色性,对人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效应。在生理方面,色温对人的生理影响包括:对视觉器官及视神经、大脑皮层等的传递功能和生理感受;对人脉搏、心率、血压的影响。暖色使心率、脉搏加快,血压上升,情绪激动,增加食欲、刺激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冷色有镇静、缓解紧张情绪,抑制心血管活动的等作用。在心理感受方面,低色温光给人以温暖的感觉(称暖色光),高色温光给人以冷的感觉(称冷色光)。
光源显色性的影响效果,主要表现在对人所看到的物的颜色显现能力。在室内照明中,要求光源的显色指数一般在80以上。但对于室内照明中特定的情景照明,有时则更多的需要对某种颜色的突出显示能力,这取决于光源的光谱分布。
光源色温和显色性的选择:
以不同色温与显色性对人产生的生理及心理效应为依据,对不同功能特性的场所选用不同色温和显色指数的光源,以达到人的生理、心理需求的目的。
1.色温的选用
暖色光:色温<3300K,暖色光与白炽灯相近,红光成分较多,能给人以温暖,健康,舒适的感受。适用与家庭,住宅,宿舍,宾馆等场所或温度比较低的地方。
冷白色光(中性色):色温3300~5300K,中性色由于光线柔和,使人有愉快,舒适,安详的感受。适用与商店,医院,办公室,饭店,餐厅,候车室等场所。
冷色光(日光色):色温>5300K,光源接近自然光,有明亮的感觉,使人精力集中。适用与办公室,会议室,教室,绘图室,设计室,图书馆的阅览室,展览橱窗等场所。
2.显色性选用
一级:Ra≥85,色表冷,适合纺织工业、油漆和印刷工业;色表中间,适合商店、医院;色表暖,适合家庭、旅馆、饭店。
二级:70≤Ra<85,色表冷,办公室、学校、百货店、精细业工作室;色表中间,办公室、学校、百货店、精细业工作室;色表暖,办公室、学校、百货店、精细业工作
室。
三级:Ra<70的灯但其显色性对于一般的工作室是足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