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变化的规律是什么?如何看待日光的色温变化?本文为大家介绍的就是日光色温变化的一般规律,帮助用户更好的运用不同时段、不同色温的光源环境。
日光变化的规律是什么?
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以及大气层中云、雾等等的天气变化,使太阳光通过大气层投射到地球表面时,发生了许多的景象,在一般的情况下,太阳光的照度约为10万勒克斯,色温为5400K。
太阳光在经过大气层时,其中一部分光线被吸收,一部分光线被散射,一部分光线投射到地球表面。所以,投射到地球表面的阳光,受到大气层的成分的影响,即太阳光的照度、色温受到大气层的密度、厚度和混浊度的影响。
我们把太阳光投射到地球表面的情况分有三个方面:平射时期、斜射时期和顶射时间。
(1)太阳光在平射时期:在这一时期太阳光通过的大气层比较厚,阳光被散射和遮挡的也比较多,所以照度就小些。另外,这一时期,阳光中的短光波被吸收、散射的也比较多,而长波光被吸收或散射的少,所以此时投射到地球表面的阳光含有长波光的多,而色温偏低。
(2)太阳光在斜射及顶射时期:太阳光透射空气层的距离要比斜射时期要小得多,所以照度就高。另外,此时太阳光中各种波长的光比较均衡,所以它呈白光性质,色温正常,为5400K。
结论:大气层厚度大,太阳光的照度小,色温偏低;大气层厚度小,太阳光的照度就大,色温趋向正常。
太阳出来前以及日落后色温变化情况:
朝阳及夕阳2000K
日落前光色偏红2200K
早霞3000K
日出日落前1小时3000-4500K
日出后一小时阳光3500K
其它白天时段4800K(晴天时)
平常白昼5000-6000K
晴天中午太阳5400K
正午5500-5600K
薄云遮日7000-9000K
蓝天12000-18000K
水域上空的晴朗蓝天20000-27000K
雾天4500-5000K
灰蒙天空7500-8400K
黄昏4000K
日光色和暖白色有什么区别?
日光色它发光颜色与日光灯发出的光颜色相似,暖色光与白炽灯颜色相近。暖色光没日光色那么刺眼,与阳光颜色近似,只是同样功率的LED日光色的灯比暖色灯亮一些。
暖光:光源<3000K 给人温暖(带红的白色)稳重的感觉
白光:光源在3000-5000K之间的(白色)给人爽快的感觉
冷光:光源>5000 给人清凉型(带蓝的白色)冷的感觉
一般认为,标准白色光色温为6500K标准日光大约在5200~5500K;新闻摄影灯的色温在3200K;一般钨丝灯、色温大约在 2800K,比如紫光灯,9000K以上。
以上就是小编搜集整理的“日光色温变化的一般规律”,想了解更多光源色温知识的朋友,可以关注我们的后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