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颜色偏差检测方法

  DOHO标准光源箱     |      2019-04-28

印刷颜色偏差检测方法有哪些?为了更好的管理印刷成品,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都需要做好颜色检测工作。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常用的印刷颜色检测方法,感兴趣的朋友不妨来看看吧!

DOHO对色灯箱

印刷颜色偏差检测方法:

常用的与印刷颜色偏差检测方法主要分为目视比色法以及仪器检测法。

目视比色法就是通过对色灯箱,检测货品颜色。这种方法通常比较主观,会受到人的主观情绪影响,所以检测评定结果虽然直接,但是精准性就不那么高。毕竟每个人的色彩敏感度不一样,对色工作时的状态也不一样。

仪器检测法根据仪器又分为密度法、光电积分法、分光光度法等灯。

长期以来,密度法在颜色测量中占有很高的地位,但是随着CIE1976L*,a*,b*的应用逐渐普遍,并已遍及从印前到印刷的整个工作流程,以及密度测量已不足以满足印刷或其它行业的需要。

分光光度法又叫分光测色仪,它是通过样品反射(透射)的光能量与同样条件下标准反射(透射)的光能量进行比较得到样品在每个波长下的光谱反射率,然后利用CIE提供的标准观察者和标准光源按如下公式计算,从而得到三刺激值X、Y、Z,再由X、Y、Z按CIEYxy,CIELab等公式计算色品坐标x.y,CIELAB色度参数等。

它通过探测样品的光谱成分确定其颜色参数,不仅可以给出X、Y、Z的绝对值和色差值E,还可以给出物体的分光反射率值,并可以画出物体色的分光反射率曲线。因此被广泛用于颜色的配色及色彩分析中去,采用此类仪器可实现高准确度的色测量,可对光电积分测色进行定标,建立色度标准等,故分光式仪器是颜色测量中的权威仪器。

印刷颜色检测配色流程:

在印刷工作流程中,涉及到许多图像设备,比如数码相机、扫描仪、打印机、数码打样机、印刷机和显示器等,但是对于其中的每一种设备,都有不同的色彩表现能力。例如,在一个数值为R=128,G=128,B=128的像素点,应该产生一个完全的中性灰色调,但是在一些设备上,这个灰看起来偏暖,也就是发红,或者在另外一些设备上,这个灰看起来偏冷,也就是发蓝。设备的这些固有特性使一幅图像从一个设备传到到另一个设备上的时候,图像色彩的一致性,准确性和可预见性都很难保证。

国际色彩联盟(ICC)的成立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1993年由苹果电脑和其它7家公司创立了ICC,现在ICC有超过70家设备制造商和软件开发商成员,包括SONY,HP,Creo,Adobe和Quark等。其作用就是创建色彩管理的标准和核心文件的标准格式。所努力开发的核心就是ICCProfile(ICC色彩特性文件)和色彩管理模块(CMM)。这两者保证了色彩在不同应用程序,不同电脑平台,不同图像设备之间传递的一致性。

印刷色差标准怎么判断?

1、每次印刷生产时,必须做好首件确认,由当班带班人员现场签字确认,并 且要复一张膜进行比对,当颜色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批量生产。 

2、长单分批生产时,必须要求在版上注明是第几次生产,便于后工序的区分,防止批次之间的颜色不一致。   3、生产过程中每板印完后的倒数第5张统一都要收起来,并与首件样进行比对,便于控制整批产品的颜色走向,及时发现及时纠正,防止大批量的色差产生。  

4、印刷机长必须提高抽检的频次,刚开始第一板没100张都要抽取样张对一次颜色,顺开3000张以后,每300张抽取一次样品核对颜色。 

5、为了防止长单PS版网点磨损,造成颜色变浅,要求每次印刷印到4万张后,必须将网点版进行替换,严格执行,避免网点慢慢的变化,没有被及时发现。  

6、生产过程中,如果发现纸毛比较多,彩印要经常性的停机清洗,防止堆粉在橡皮上,造成颜色变深。

7、品管人员必须协助核对颜色,跟踪产品的质量,经常性独立核对生产的产品与样稿之间的颜色情况。  

8、印刷专色产品时,必须借助密度仪进行颜色控制,主要控制的产品为,15% 银露牛奶花生产品,及金双汇系列产品,必须控制颜色,标准值Δ必须控制在1.5以内。

以上就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印刷颜色偏差检测方法”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颜色检测方法的朋友,可以关注我们的后续更新!